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报道 > 党建专栏 >
【正能量故事大家讲】-正确对待得与失,做合格的共产党员
时间:2017-08-02 23:05   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0

讲述人:赵德熹

在现实生活中,人们往往会有得与失的考虑。何为得,何为失?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不同,理解和追求也不同。对共产党人来说,正确地看待和对待得与失,关系到对党的宗旨的认识和理解,关系到党的先进性问题。

首先,要正确认识得和失的关系。

得与失是对立统一、相互联系、互相转化的。纵向看,有前辈的失,才有今天的得;有今天的失,才有后人的得。“饮水不忘掘井人”,讲的是前辈奉献,惠及当代,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感恩。“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”,讲的是今天奉献,泽被子孙,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襟。横向看,他人的失,是为了我们的得;我们的失,是为了别人的得;共产党人的失,就是为了社会和人民的得。个人得失抛一边,人民得失放心上,共产党人应有这样的境界。

得与失的分量是不同的,所包含的内容也不是单一的。所失虽多,但若失去的都无关紧要;所得虽少,但唯此为重,就没能必要气不顺、心不平。往往有一时之得,却失之长久,急功近利,只图眼前,这必然导致因小失大,得不偿失。人是生活在现实和理想、物质和精神这样两个世界当中的。对得与失,要看物质方面,也要看精神方面。精神充实、能力增长、口碑良好是得;精神空虚、徒有虚名、遭人非议是失。

得失观取决于人生观、价值观,反映了人生的格调和态度。得所包括的利益实惠当然不能不考虑。不能干多干少、干好干坏一个样,不能让老实人吃亏,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。但确也不能老想占便宜,捞好处,事事得,处处得。利益面前,不能斤斤计较,比高不比低,比好不比差,比享受不比出力,比索取不比奉献,比个别冒尖不比大多数。这样比,只能是“人比人,气死人”。

作为共产党人,必须着眼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对党员的新要求,按照讲政治、有信念,讲规矩、有纪律,讲道德、有品行,讲奉献、有作为的合格党员的标准去严格要求自己,尤其是作为党员领导干部,我们除了整天面对工作之外,还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,面对五彩斑斓的社会环境,“世人熙熙皆为名来、世人攘攘皆为利往”,就需要耐得住寂寞,守的起清贫,稳得住心神,经得起考验。

恩格斯说:人是生活,动物则是生存。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,人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和思维,人有高尚的思想精神追求。人活着总要有精神追求,总要对家庭、对周围的人、对社会有用处,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“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”,这种“用处”也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。一个对他人、对社会没有良性用处、只有破坏力的人,比如那些贪污腐化分子、危害一方的黑恶势力,还有我们通常所说的“垃圾人”、小人,都会遭受人们的唾弃,他们的人生是负价值。我们都知道有个成语:“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”,意思是:“人如果不修习自己的德行,是天理难容的!”这里的“为”是“修为,修炼”的意思。而很多人理解成:“人如果不为自己(谋私利),那么老天都会诛杀他。”老天爷在中国人和中华传统文化中都是公平正义的化身。这样去理解肯定是不通的!老天爷会如此的糊涂吗?

那么,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得失,让我们的心情轻松和愉快,让我们的人生活得潇洒一些呢? 关键要有“五心”。

一是,正确对待得失,就要怀揣一颗平常之心。世间万物本来就是来去无常。人生真的不必太计较,不必刻意去算计。很多时候人算不如天算,计算得太多,反而失去大于得到,人生随意、心如止水,好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。我们要懂得眺望远方,不要只顾眼前的小利益。有些东西得的容易,失的也快,有的人费尽心机得到了,却倏忽之间变得两手空空。有的人贪欲过重,挖空心思去攫取利益,却因为过分地贪求失去了一切,比方那些贪官和不法商贩。人都应该清楚,得到了也可能失去,无论你想得到了什么,都不妨想想,这个得是不是心安理得。得到时是八分快乐,失去可能是十分的痛苦。当你口味越重,吃东西的口感就越差;当你钱越多,那些钱的价值就越小。山珍海味、燕窝鱼翅的美味都尝过之后,你会发现,还是家常便饭吃得香。

二是,正确对待得失,就要学会一颗淡定之心。淡定是一种好心境,只有那些心态平和、成熟沉稳的人才能做到;淡定是一种大智慧,只有那些理性从容、不骄不躁的人才能做到。淡定是我们获得幸福、快乐、成功的关键。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很需要"淡定”,只有淡定,才会对一些利益淡然处之。在许多情况下,失去本身就是一种得到,得到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失去;得到的越多,失去的也可能越多;失去的越多,得到的也可能越多。得而复失,失而复得,因得而失,因失而得,都是常有的事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阅历的充实,人应该随时调整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,该得的,不要错过;该失的,洒脱地放弃。鱼和熊掌,不要奢望都是你自己的。月亮有缺,也依然皎洁;人生有憾,也依然美丽。人生在世不可能得到所有的东西,也不会失去所有的东西。有所得必有所失,有所失必有所得,只是多少的问题,大小的问题,正反的问题,时间的问题。

淡定,就不会太过强求,一切随缘,顺其自然就好。人生有时终须有,人生无时莫强求。有时候,幸福就像手里的沙,握得越紧越容易流失。淡定的面对生活,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人生。秦朝丞相吕不韦为了在战乱不断的社会谋取地位,于是他开始了他一生最了不起的计划,就是把流落到赵国作做人质的"异人”扶上秦国的皇位,为了这个计划,他不惜一切代价,他不仅搭上了自己经商多年所有的积蓄,更把自己的爱妾赵姬献给异人。最后,他如愿了,成了秦国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的丞相。当异人死后,年少的嬴政还未执掌大权的时候,他更是一手遮天,朝中无人不畏惧他。吕不韦争了一辈子,斗了一辈子,最后却被嬴政赐毒酒而死,何必呢?再看看"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陶渊明,平平淡淡,虽然曾经在官场也有过尔虞我诈,勾心斗角,你争我抢的生活,但最后他却选择了拿着锄头,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,在山水田园中度过余生。人生就是这样,不管你曾经是何曾的辉煌,何曾的不可一世,最后,你终究会发现,平平淡淡才是真。

三是,正确对待得失,就要摆正一个豁达之心。豁达的人,懂得超脱;真情的人,会懂得牺牲;幸福的人懂得放弃;智慧的人懂得舍弃。人的一生,就是得与失互相交织的一生。得中有失,失中有得,有所失才能有所得。患得患失的人,一生总是很苦恼的。为得失终日烦恼会有损身心健康。与其担忧会失去,倒不如让它失去好了,换来了心情轻松和愉快。一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,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,暂时放弃一些物质上的享受,去追求让更多的人过上舒适幸福的生活,这种精神不仅让人尊敬,而且那种目标达成后的精神愉悦,是一般人所体验不到的,是超越物质的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和享受。比方我们的老干部殷树山,他在给予别人过程中所得到的心理愉悦和精神满足,应该是他健康长寿的主要原因。拿别人的成功来跟自己的失败相比和拿自己的“高明”去比别人的“傻”,都是非常不明智的。人特别要记住的是,勿不劳而获,勿贪得无厌。

四是,正确对待得失,就要保持一片乐观之心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:“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,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。” “暂时没有得到的,意味着你将得到更好的”。人是有需求、有理想、有追求的高级动物,在有生之年总是想实现更多的满足而不愿为此付出必要的代价,其实这只能是一厢情愿。面对失意一定要保持一种“不计得失”的心态,知道所有困境都是暂时的。同时也要明白,“美好的人生需要苦难”,把握好逆境带来的机会,在坚持中寻求突破。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得亦不喜,失亦不忧,这是积极的人生态度,不能把什么都认定是自己应得的,固执强求,得之以为应当,失之以为天欠,这只会自取烦恼,总不快乐。得到了不知感恩,得不到怨天尤人,这是人性的悲哀。在一篇散文诗《远山》中,有一段话:“不要攫取。攫取会使你失落。失落你要攫取的东西和你的自我。不要占有。占有会使你虚无。你得到的将不再是你所需要的,而你也不再是过去的你。”人生短暂,乐观地面对今天和明天,会使有限的生命变得更加绚丽与辉煌。

五是,正确对待得失,就要有一颗仁爱之心。对他人有爱,就会甘于奉献,乐于助人,不求回报。比方我们父母对待孩子,孩子孝敬父母,都是不求回报的,这个道理大家都懂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,作为共产党人,不否定个人对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追求,不否定个人利益,但更强调奉献与服务精神,尤其是在工作岗位上,就要视群众为父母,心里装着群众,时刻想着群众,为群众多办实事,办好事。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楷模廖俊波同志就有着心系群众、造福一方的为民情怀。他始终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群众中间,不忘自己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,甘当为人民打柴的人。他常对身边的人讲,“群众遇到困难来找我们的时候,一定要换位思考,想想如果我们在他们的位置上该怎么办,这时候你就一定会尽心尽力帮助他们去办事情。”始终把群众装在心里的廖俊波,也永远留在群众心中。政和县城关渡头洋七旬老人张承富家门口,2016年至今一直贴着一副对联“当官能为民着想,凝聚民心国家强”横批是:俊波你好。送别廖俊波的当天,自发前来的人群把连绵数十里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。

在得与失的问题上,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觉悟和情操。先进模范人物所以先进,很重要的一条就是,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,而把个人的名利地位待遇看得很淡,在得与失的问题上,人的心胸和气量可以很狭小,也可以很广阔。雨果说,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,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,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。自我放得越大,心灵就越小;达到无我境地,心灵就最广阔。作为共产党人,眼界要非常宽阔,胸襟也要非常宽阔。这样才能淡泊个人得失,志存高远,成为一个高尚的人,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,一个活得有价值并快乐着的人。